最后,區塊鏈還有一大功能――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可以實現自動化的監管查處工作,罰款自動撥款到賬,避免了討價還價的空間。
綜上所述,區塊鏈技術未來在金融監管領域大有可為。但現在,區塊鏈在監管領域的應用還處于早期,任重而道遠。
記者:您曾提及,銀行、保險本身就是中介,去中介化就意味著革它們自己的命。那么,當區塊鏈在銀行和保險業完全落地之后,未來的銀行和保險行業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形態?
陳偉鋼:區塊鏈是一項非常好的技術,可以使銀行、保險業變得更誠信。
銀行、保險公司是社會公認的靠譜、誠信的機構,是獲得國家背書的高信用實體。但是近年來,行業內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些非持牌金融機構,或者持牌的非金融機構,干著非法的金融業務,它們通過虛假的宣傳手段,蒙騙、腐蝕老百姓,讓正規銀行、保險業的信用受到了損害。
特別是保險行業,許多人一聽到保險,就把它與騙人、坑人等字樣聯系在一起,這實際上是一種偏見,但確實有保險從業者利用一些虛假宣傳甚至欺騙的手段,千方百計地編一些復雜、難懂的條款,目的是為了減少賠付,也使這個行業的口碑受到影響。
而區塊鏈則可以憑借智能合約技術解決這一問題,保證了公平性。這對老百姓絕對是有利的。對銀行、保險業而言,運用區塊鏈也是有利的,因為銀行、保險公司提高了誠信度,也會獲得更多老百姓的青睞。
在未來,區塊鏈技術進入高級階段,實現了高度信任,透明到讓所有老百姓都清清楚楚,銀行和保險機構的職能也會隨之改變。
在未來的一二十年里,區塊鏈技術會越來越受到銀行與保險機構的青睞,越來越獲得老百姓的信任,而不會對銀行、保險機構帶來致命的沖擊。
此外,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出現,會讓網上銀行、網上保險變得越來越普遍。銀行、保險業跨地區經營會變得越來越普遍。在這一過程中,銀行、保險業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未來,一些大銀行、科技水平高的銀行、保險公司可以實現跨區域甚至跨國經營,而技術能力有限的小銀行、小保險公司則可能會被淘汰。
03 DCEP對中國非常重要
記者:與Facebook主導的Libra相比,央行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有何差異?
陳偉鋼:DCEP其實不是這兩年出現的,早在2015年,央行就提出了這個概念。為什么這兩年DCEP會突然火起來?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區塊鏈技術成熟后,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大行其道,如果數字貨幣未來會有長足發展,中國不能沒有??梢哉f,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給央行帶來了緊迫感。
其次,Facebook發布了Libra的白皮書,也加劇了央行的緊迫感。二戰以后,美元一直占據全球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如果美元和新的數字貨幣掛鉤,那么美元就要繼續主導數字貨幣時代。
所以中國要盡快把DCEP研究出來,首先在大中華區域實現基于人民幣的數字貨幣結算,然后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上百個國家繼續推廣。
至于Libra,它并不是一個主權貨幣。盡管Facebook擁有超過20億用戶,總量很大,但美元還不敢和Libra掛鉤,因為Libra的主導者是一個企業。而DCEP的主導者是央行,一旦推出,就可以直接掛鉤人民幣。DCEP與人民幣的掛鉤,對我們的國家戰略非常重要。
所以,我覺得DCEP的戰略可能不只是央行在做,中央的領導同志可能也在思考。我們一定要跑在美國前面,至少在技術上跑在美國前面。這樣,人民幣未來才能在國際上占據主動。
記者:目前來看,推出中國自己的法定數字貨幣,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陳偉鋼:現在最大的挑戰,可能還是在技術層面上。
DCEP的目標是實現M0替代,所以它要和實體的現金一樣實現完全離線的支付,也就是交易雙方哪怕都沒有網,仍然可以進行支付。這就像實體的錢包一樣,支付之后,A少了100塊錢,B多了100塊錢。
而支付寶、微信上的轉賬,只是在名義上實現了錢的轉移,真正的結算還是要通過銀行完成。如果發生了極端的情況,例如銀行倒閉了,網絡癱瘓了,轉賬也就無法實現了。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專訪銀保監會原黨校副校長陳偉鋼:數字貨幣交易一定要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