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Coin Metrics
上圖為基于以太坊的穩定幣的市值 (紅色區域) 與 ETH 市值 (藍色區域) 和其他以太坊代幣的市值 (綠色區域) 的對比。
當前,以太坊上的穩定幣市值僅略高于 70 億美元,而相比之下,以太坊原生代幣 ETH 的市值約為 240 億美元。以太坊上其他非穩定幣的代幣加起來約 100 億美元。因此,ETH 的市值仍遠高于該鏈上其他代幣的市值。
偶爾有人聲稱,如果非原生代幣的價值超過原生代幣的價值,這將使區塊鏈面臨嚴重的風險;我并不認為情況會是這樣。但是,如果非原生代幣的價值超過了原生代幣價值一定倍數 (比如說5倍),那可能就有理由引發擔憂了。我預計,長遠來看,幾乎所有具有原生代幣的區塊鏈都將具有原生代幣優勢。
那么基于以太坊的穩定幣流量呢?可以說,更重要的是由這些區塊鏈系統促成的穩定幣的實際經濟吞吐量 (交易計數)。當前,穩定幣依舊占據著相對較小 (但不斷增長) 的鏈上交易計數比例。在以太坊區塊鏈中,ETH 的轉移依舊更受歡迎,而其他代幣則被邊緣化。見下圖:
以太坊網絡中各類資產的交易計數變化趨勢,圖片來源: Coin Metrics
然而,可以說,最重要的是鏈上交易的實際價值。下圖可以看出, 盡管穩定幣的交易計數占比更少,但已經在以太坊上主宰了以美元計算的交易吞吐量 (交易價值),而其他 ERC20 代幣幾乎無關緊要。請注意,這些數據存在很大的不精確性,我使用的是 Coin Metrics 團隊制作的經調整的交易量圖表,表中的數據排除了自我支出和其他一些垃圾數據。見下圖:
圖片來源: Coin Metrics
經調整的以太坊鏈上各類資產的交易價值,其中穩定幣的交易價值 (淺藍色區域) 已經占主導地位。
如果用市場份額來進行描述,可以看到 Tether 正在蠶食 ETH 的領地。即便我們不考慮 Tether,其他的穩定幣 (如 USDC、BUSD 和 DAI 等) 也占據著相當大的交易價值比例。見下圖:
圖片來源: Coin Metrics
從以太坊上各類資產的交易價值占比中,可以看出,當前 USDT 的交易價值 (橙色區域) 占主導地位。
圖中的“Other ERC20s” (除 ETH 和穩定幣之外的其他代幣,即圖中底部的紫色區域) 交易價值的幾次飆升主要是與代幣銷售有關。第一次飆升是在 Augur 項目進行代幣發售時期,其他幾次飆升包含了 ZRX、Enigma、BNB、LEO 以及 Chainlink 的代幣發售活動。但是,隨著代幣發售已經變得不那么受歡迎,以及那些僅將以太坊作為主網上線前的集結地的代幣進入了下一個階段,ERC20 代幣的相對影響力已經下降,而穩定幣已經迅速躥升到前列。
通過結合以上這些圖表,可以推斷,穩定幣通過一個相對較小的貨幣基數 (市值) 就滿足了大量的交易價值。下圖計算的 ETH 和各類穩定幣的“周轉”速度 (即衡量一單位代幣在一年內“周轉”的次數) 也證實了這一點。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穩定幣:共生還是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