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認為,覆蓋所有人的數字錢包讓美聯儲得以直接針對消費者實行QE政策。具體而言,國會可以授權創造一定金額的零利息衰退保護債券(RIB),總額應超過名義GDP的10%(2.5萬億美元),作為家庭部門的數字資產被保管。一旦美聯儲政策利率降至零,且確定經濟需要新的刺激,就可激活部分或全部RIB,相應資金會被存入居民數字錢包中。RIB應不被視為政府債務,而是美聯儲被授權創造貨幣的規模,政府應確保RIB授權總量隨著名義GDP增長而增長。就理念而言,RIB的思路和所謂MMT(現代貨幣理論)如出一轍。而就金融基礎設施而言,該建議指向一個央行數字貨幣和私人數字支付提供商(類似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共生的新系統。
國際清算銀行(BIS)經濟學家奧爾(Raphael Auer)、康奈爾(Giulio Cornelli)和弗羅斯特(Jon Frost)認為,新冠疫情將加速支付方式向數字支付轉變,原因包括公眾擔心現金可能傳播病毒,疫情中無接觸商業活動的興起以及社交隔離政策,減少現金的使用場景,將對沒有銀行賬戶人群構成很大負面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求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呼聲會越來越高。在低利率的環境下,由美聯儲支持的CBDC還可維持就業和通脹穩定,同時在快速數字化的世界中維持金融穩定。
第一財經研究院認為,可以預期的是,Libra單一貨幣將在年內至少獲得瑞士和美國監管機構批準問世,而基于單一貨幣的數字組合――多貨幣穩定幣“≋LBR”可望在新興市場和欠發達國家快速拓展市場。在全球疫情導致“美元稀缺”的大背景下,美國央行數字貨幣和Libra的聯動無疑會進一步加大欠發達國家“美元化”的程度。若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國際版”不能相應推進和加速推出,中國在“一帶一路”和非洲等欠發達國家的債務償還可控和金融影響力將面臨挑戰。
日前,人民銀行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要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同時,第一財經記者也了解到,當前數字人民幣正處于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階段,數字人民幣目前的封閉測試不會影響上市機構商業運行,也不會對測試環境之外的人民幣發行流通體系、金融市場和社會經濟帶來影響。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不代表和訊網官方觀點。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大變身的Libra年內或落地 疫情加速央行數字貨幣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