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理權最新的定量研究是2019年4月,由Jake Brukhman和CoinFund合作完成。其關注點是治理權的決定性,也就是某一權重的投票權,對投票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概率是多大?某人如果具有50%的投票權,可以100%地決定投票結果。如果通證由四個人平均持有,每人25%,每人的投票權決定投票結果的概率是37.5%。如果系統有25個持幣量均等的人,每人的投票權決定投票結果的概率是大概是5%。結論是小量的投票權的決定性很低,幾乎為零,決定性隨著投票權呈指數增長。由此可見,在分散持幣的情況,治理權的價值基本為零,可以在估值中忽略。
雖然上述討論的結論是通證估值可以不考慮治理權,但是推論非常重要。即只要加密經濟體長期發展,持幣者必然形成某種投票同盟,因為同盟的治理權決定性(即價值)指數增長,同盟的參與者都將因此獲益(治理權增值),這與社會政治出現同盟的原因類似。如果結盟不可避免,那么機制設計應該引導利益矛盾的雙方(或多方)形成勢均力敵的同盟,達到博弈均衡。防止一方獨大涸澤而漁,導致加密協議無法長久維系。
綜上所述,資本池的通證首先是為了保證區塊鏈安全,從經濟學原理出發,應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安全成本。資本池對通證的需求,核心不是利率和治理權,而是長期保值增值的預期。
投機池分析 分析投機池首先要明確,本文對投機池的分析,不是為了預測短期價格走勢,那是技術分析的目標。價值投資分析投機池的動力學,是為了看清楚加密通證價格運行的長期規律。從而幫助我們選擇合適的長期投資策略,獲取確定性很高的投資收益。
對加密資產價格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可以發現:加密資產內部的主流品種之間,價格走勢高度正相關。2018年,市值前200名的加密貨幣,價格相關性超過0.87的超過了75%。所以投機池的價格上漲/下跌的動力不是來自于加密通證本身,而是來自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對特定加密協議經濟體,投機池的價格漲落可以認為是外部輸入。
加密貨幣的長期價格走勢可以看作是基本趨勢和反身性引起的價格波動的疊加。如上圖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圖所示,在指數價格坐標系里,BTC長期價格趨勢持續向上,實際的幣價圍繞長期趨勢劇烈波動。反身性是關于資產價格偏離均衡的理論,是價格趨勢的自我增強(正反饋)。在加密資產市場,反身性造成熊市下跌的幅度和牛市上漲的幅度都很大,而且熊和牛都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加密資產價格波動為什么呈現出反身性,限于篇幅不做深入討論。
面對價格反身性,長期投資者可以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非常簡單而且有效,就是忽略波動,只賺基本趨勢的錢,也就是長期屯幣。在加密貨幣市場里真正賺到大錢的投資者,多數是采用屯幣的策略。第二種非常困難但是很有誘惑力,就是預測反身性,大波段地高拋低吸。這涉及到非常復雜困難的交易擇時方法,不屬于本文討論的范圍。不論是哪種策略,長期投資成功的基本條件是加密貨幣具有向上的基本趨勢。這是基本面分析要解決的問題,而且長期的基本趨勢跟投機池無關,由現金池和資本池的決定。這就造成了很有趣的情況,投機池直接決定了幣價,如果做短線投資,可以只關注投機池,僅僅把資本池和現金池當初通證供應量變化的外部因素。但是對于長期投資,投機池反而變得不重要。
Polkadot vs Cosmos 本小結從投資者的角度,對Cosmos和Polkadot進行綜合對比。首先是擴展方式, Polkadot網絡拓撲是樹形,樹根是中繼鏈,可連接多個平行鏈。由于中繼鏈能夠接入的平行鏈數量有限,為了持續擴展,Polkadot將支持中繼級聯。也就是一級中繼接入根中繼,二級中繼接入一級中繼。Cosmos網絡拓撲是無環圖,多個Hub互聯,每個Hub連接多個分區鏈。兩種擴展方式在技術上并無高下之分,甚至我認為多Hub互聯更加靈活。但是從投資角度看,根據胖協議原理,Polkadot整個生態系統都建立在Polkadot主網(根Relay)之上,因此所有應用的增長都會推動DOT增值。而Cosmos生態未來會有多個平等的Hub,現在的Cosmos Hub和IRIS Hub只是最早的兩個。生態發展的收益會在多個并列的Hub之間分配。Polkadot的擴展方式更有利于價值捕獲。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比特幣行情 » 如何對波卡Polkadot做投資基本面分析 | 鏈茶公開課(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