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時整個ICO泡沫的浪潮,從2017年3月份全球數字資產,無論是交易數據,無論是數量,以及交易所的數量都在成倍數增長。到2000年時,整個互聯網企業也面臨著快速去泡沫過程,開始逐步夯實互聯網基礎。從此之后,互聯網經歷了社交、移動互聯網,包括現在直播、多視頻,以及抖音、今日頭條這樣現階段互聯網現狀。我們可以假設一下整個區塊鏈未來的發展周期,這張圖我是在去年就做過這樣的分享,尤其是在今年的時候,我發現整個區塊鏈,無論是國內政策還是海外合規的路途,或者是腳步聲,相對越來越近了。從整個產業的發展狀況來看,目前是朝著越來越夯實產業發展周期去發展。在去泡沫已經去得差不多時,我們要想想未來產業的路在何方。
第二個分享的觀點是科技與金融雙基因驅動,為什么這樣講,我分享一個小思考。我之前是從業了10年的傳統金融,可以類比一下,假設一下比特幣從誕生到嬰兒,到上幼兒園,到讀小學,它的整個發展路程當中,某種程度上是朝著“自金融”發展的趨勢去發展。科技與金融雙基因,可以通過區塊鏈核心理念來論證一下。首先它非常有核心的一個點,Token記賬方式、價值載體、交易媒介、激勵手段,過程中就萌生了區塊鏈行業新的金字塔。包括目前金字塔的頂端毋庸置疑還是交易所,所以對于交易所而言,它的全球化影響力相對于還是比較高的。同時,它在全球化生態布局上,包括核心合規路途上,我們也做了很多布局。從科技金融雙基因驅動力上,區塊鏈和金融是密不可分的。
說個小插曲,我在去年的時候是參加過貨幣公鏈領袖競選,競選了第一名。我們在做貨幣公鏈時也在做自金融公鏈,我是今年正式加入OK。
目前整個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核心地位在生態圈中是毋庸置疑的,生態中也萌生了各種各樣其它的角色。舉個例子,項目孵化、二級投資交易、信息服務媒體,包括巴比特這樣很早期老牌的媒體機構,在行業沉淀的影響力非常之大。
?。▓D示)數字資產交易特點,這個不用贅述了。
?。▓D示)這是我整理了整個數字資產交易所迭代過程當中發展的4個階段,我個人是在2016年開始接觸到比特幣,當時也調研了國內交易所。當時國內交易所就是OK、火幣、元寶、聚幣,這是1.0時代。2.0時代,2017年ICO泡沫浪潮發展過程中成就了幣安這樣頭部交易所,萌生出來,這是2.0交易所的時代。3.0交易所的時代,目前三大頭部交易所而言,格局基本上已經定位了。但是在過程當中也助長了,出來一些二線交易所。對于二線交易所而言,目前市場的機會還是蠻大的,OK也在做自己的二線交易所品牌。
今天分享的重點,交易所的四大核心競爭力。毋庸置疑,交易所還是產品技術為硬核,市場運營為軟核的平臺。它的系統性能毋庸置疑要求還是很高的,在前幾天,10月26日當天,整個政策公布出來之后,各大交易所也面臨著很大的交易量。我相信在座各位有一些會了解到10月26日當晚,只有OK沒有宕機。頭部交易所,所有交易所都遇到了宕機的問題。安全的保證,整個OK目前來看出現用戶安全、用戶信息風險,不管是從媒體的角度去披露,幾乎是沒有的。從OK內部講,或多或少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但我們都從安全提前布局做好風控。資產的質量,數字資產的質量,很多人會說OK上什么樣的數字資產,二線交易所上什么樣的數字資產,數字資產的評價是什么,所以OK會有一套合規的、專業的投行團隊,去評估這樣的數字資產是否OK。我們昨天晚上也遭到了同行的聲音,為什么OK只上一些頭部的項目,頭部的交易所已經上了的項目。某種程度上是分散了好的優質資產,或者有一定風險的數字資產上了頭部交易所之后,各家都上了頭部交易所之后。頭部交易所彼此之間可以平分一下潛在的風險,OK也很在意這一點。風控的水平,我們在應對政策風險、市場風險、行情風險,整個系統穩定運行能力是否OK。
系統性能方面,這是10.26日極端行情下的真實數據。這個數據非常真實,我們整理了整個行業頭部友商的數據,以及OK的數據。OK的數據24成交量133.34億美金,成交的峰值是達到了每分鐘100萬次。訪問量是35萬用戶,當天全網,無論是海外線上平臺媒體,還是國內微博,訪問量都是劇增。盤口的價差目前買一賣一,還是小于0.11usbt,這個數據在10.26日當天得到最真實的校驗。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btc是什么 » 烏鎮區塊鏈大會:數字資產誕生、演繹與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