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嘉賓4:馬千里 巴比特副總裁
主持人:感謝孔劍平的演講,剛剛有很多掌聲,可以感受到劍平給我們很多信息,說了很多的實話,特別希望在這樣的場合聽到有利的信息,大家腦力震蕩。在2018年世界區塊鏈大會•峰會的時候,我們就面對在專業領域很多優秀的專家和學者給我們共同來探討區塊鏈的發展,但其實今天我們在一年以后,2019年第二屆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峰會上,我們發現跟去年有一些區別,人更多了,層次更多了,領域更多了。因為我們會發現直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參加會議來賓陸陸續續進入我們的會場。而且我了解到除了區塊鏈領域的從業者之外,還有很多其他領域的嘉賓會來到我們的現場,比如說實體經濟、比如說我們的媒體同行,而且現在我目測可以容納300人的大廳已經坐滿了,現在在會場的入口還是不斷的有參會的嘉賓進入到我們的會場之內,可見現在區塊鏈這個領域越來越熱,大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我想這個峰會恰逢其時、恰到好處。各位,你們現在正在參加的是應用•無界2019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峰會,再一次向各位表示熱烈的歡迎,歡迎大家!
剛才我們在說不同的領域都在關注區塊鏈這個行業、這個領域、這個技術,而且我們也會發現區塊鏈技術已經逐漸從極客圈、從實驗室走向普羅大眾,開始走向我們的生活,落地的場景也很多。作為中國最資深的區塊鏈信息服務商之一,巴比特也推出了產業區塊鏈頻道,與區塊鏈從業者和產業方共迎政策風口,助力區塊鏈與產業融合。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巴比特副總裁馬千里,和大家一起聊聊《產業區塊鏈的“產品”思路》。掌聲歡迎。
馬千里: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早上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產業區塊鏈的“產品”思路》,其實故意想這個題目想了很久,要顯得高深一點,但其實翻譯過來非常簡單,就是說怎么和傳統的企業或者政府一起合作來做區塊鏈。因為我知道很多來自傳統企業的,他們碰到區塊鏈的時候是一臉蒙的,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我們要給他們全新的視角讓他們理解區塊鏈。為什么要由我們來講?很簡單,因為我們其實參與了太多的區塊鏈項目,而且我們現在已經參與了區塊鏈的省級標準,比如說我們參與了《政務數據區塊鏈應用標準》,比如我們參與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身份認證服務標準》,前者和中國移動一起,后者和浙江省數字經濟協會一起,這些標準都是非常高規格的具體應用領域的具體標準。同時我們也是在浙江省,在一些城市去做了一些區塊鏈的底層系統,這些底層系統目前已經在運轉。我前兩天問了一下,目前已經跑了600個區塊,這應該也是城市區塊鏈當中跑區塊跑的最多的。同時我們也做了一些區塊鏈數證書、CA存證體系等等各種各樣的工作,最后還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烏鎮做的案例。
一、產品思路
其實產品思路非常簡單,就是我們要用產業區塊鏈能聽得懂的方式去解釋區塊鏈。其實區塊鏈實際上對于產業區塊鏈來說是一種治理模式。什么是治理模式?比如說目前的政府,其實它就是通過治理模式,然后來引導人民、引導公務人員來實現人民的生產、生活。比如說公司其實是通過治理模式來調動員工、調動機器生產商品、創造利潤,他們都是用治理模式做事情。區塊鏈本質上也是一種模式,我們以比特幣區塊鏈為例,實際上比特幣區塊鏈調度了全球的算力,然后來實現價值轉移的過程。我昨天看了一下比特幣區塊鏈目前調度算力的能量,是91EH/s,而這個算力,可能我們對于區塊鏈從業者人員來說好像沒有什么感覺,有點麻木了。但實際上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的算力調集行為,而且這個調集行為是完成一個事情。EH,它的單位級別是在T兩個數量級上面,所以它是一個非常大的數量級行為。與之相比,以太坊也是通過調度算力來實現智能合約,雖然它的算力目前和比特幣相比還是差了兩個數量級,但也是一種更加前瞻性地把比特幣單純以價值轉移為特征的項目,變成以智能合約利用為項目的項目。
如果我們不把區塊鏈理解成為一種治理模式,我們換一種方式理解去理解區塊鏈,可能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因為很多區塊鏈項目的從業人員跟我說他們跟產業方講的時候,把區塊鏈理解成一種技術。如果理解成技術,他看到項目方,會跟他說你的場景當中有沒有需要分布式存儲的地方。如果你連分布式存儲都不需要,你只有一個數據庫,你好像不需要區塊鏈;如果你有了分布式存儲,那需不需要多方數據寫入?如果你只需要單主體的寫入數據,那么區塊鏈好像也不適合你;如果你既需要存儲,又需要多方數據寫入,那么你存儲的數據是不是那么寶貴、是不是不容篡改。他用漏斗一層一層刪減下來,我們發現好像沒有什么領域可以用區塊鏈項目,即使像銀行這樣的數字貨幣項目,他們不用區塊鏈也能做。其實這種方法,我們稱之為在做漏斗式的減法,是一種產品經理的傳統產品思路,這種方法的路會越走越窄,雖然看似非常聰明。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btc是什么 » 產業區塊鏈的“產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