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廣西司法行政暨黨風建設工作會議上,有消息指出,今年廣西將全面開展“提高人民司法行政質量年”活動,通過深化法治建設實踐,加強基層司法行政和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高法制建設和司法行政水平。
基層建設的進步離不開現代前沿技術的支撐?;诖?,廣西將積極探索“區塊鏈+法治”和“區塊鏈+法律服務”建設,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科技與司法行政工作的深度融合,努力提高司法行政保障水平。
在該消息發布之前,廣西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已初顯成效。今年年初,南寧市“區塊鏈+人社”應用平臺先行探索開發的首批服務應用正式發布,這標志著南寧市政府服務信息化打開了“區塊鏈應用的”全新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該應用平臺是全國人社系統首個上線的“區塊鏈+人社”綜合應用平臺,也是全區首個上線的“區塊鏈+政務服務”應用平臺。在實際應用中,南寧人社局依托“南寧-東軟智慧人社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全國率先開展“區塊鏈+人社”研究。
當區塊鏈技術在公共服務、惠及民生等多角度、多場景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時,民眾對它的期待也在進一步提高。以廣西省將積極探索的應用為例,“區塊鏈+法治”、“區塊鏈+法律“正在與社會性、服務性、群眾性等特征相結合,并顯露出高契合度。
區塊鏈+法治
區塊鏈技術具有平等、共享、開放、協同、存證優勢特點,利用區塊鏈調取司法、執法等領域數據,進行立法評估和多維度分析,可高效準確地提升評估的全面性和科學性。
就以下幾個方面為例:
在行政執法監督方面,與執法部門共建聯盟鏈,實現鏈上自動監督。同時,推動執法主體身份、工作等信息在相應區塊鏈節點共享,實現執法人員和執法對象的身份互信,全面公開執法行為、執法依據等信息,推動形成全民參與的執法監督格局;
在特殊人群管理方面,實時記錄管理對象行為,強化內外協同管理教育。對監獄罪犯、戒毒人員等,推動與政法機關等部門建立區塊鏈聯盟,共享交換身份信息、行動軌跡、日常生活等數據,為監管、矯治、幫扶提供精準支撐,以此構建執法追溯系統,促進嚴格執法、規范執法;
在矛盾糾紛化解方面,推動糾紛行為上鏈固證存證,輔助糾紛事實認定,實時對接網格、出警、醫療診斷、金融借貸等數據,形成電子證據,為訴訟、執法等提供支持。
區塊鏈+法律服務
有數據顯示,在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審理中,采用區塊鏈技術協助辦理的案件調撤率高達98.5%,這種高調撤率背后也主要是原被告雙方對區塊鏈存證效力的認可。
區塊鏈+法律服務的引入,進一步簡化了知識產權電子證據固化、保存、認定流程,實現公證業務隨時隨地在線申請、線上線下共同辦理。其還具有以下幾點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解決電子證據的認定難題。基于司法區塊鏈去中心化結構、不可篡改、加密存儲等特點,可以確保電子數據從生成、存儲、傳輸到最終提交的整個環節真實可信;
二:有利于前置化解糾紛。司法區塊鏈解決了電子證據的認定難題,使得客觀事實已經成型,當事人無法抵賴,部分程度上通過前置調解即可把糾紛解決;
三: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在證據認證方面,司法區塊鏈具有絕對公證優勢,如此一來,法官可以更加專注于司法裁判,大幅提升了審判效率;
四:有利于電子證據批量匯集歸類。司法區塊鏈可以實現電子數據證據批量匯集歸類,為批量立案、批量審理等環節提供重要支撐。
小結:
看似抽象難懂的區塊鏈技術正在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司法行政方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可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司法行政業務協同辦理。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區塊鏈技術正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
本文來源:中物聯區塊鏈分會,不代表和訊網官方觀點。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區塊鏈技術再獲肯定 廣西將全面推動其與司法工作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