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rn1zl"></wbr>
<wbr id="rn1zl"></wbr>
  1. <form id="rn1zl"></form>

    <em id="rn1zl"></em>
      <font id="rn1zl"><thead id="rn1zl"></thead></font>
          <font id="rn1zl"><s id="rn1zl"></s></font><xmp id="rn1zl"><mark id="rn1zl"><output id="rn1zl"></output></mark></xmp>

          中國比特幣官網

          我們梳理了40家跑路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它們都有這些共同套路

            文丨互鏈脈搏?梁山花榮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月23日,ZG交易所被曝疑似跑路,這是開年以來,繼FCoin崩盤后的第二起加密貨幣交易所跑路“事件”。

            事實上,去年11月份爆發的交易所跑路潮仍在持續發酵?;ユ溍}搏近期也接到了多起投資者爆料的交易所詐騙、跑路等消息,目前正在向相關人員求證,并將跟進報道。

            在此之前,互鏈脈搏梳理了2019年至今,已經跑路或倒閉的近四十家交易所,并對它們收割韭菜的套路和跑路原因進行了歸類整理。以供業界投資者參考。

            跑路交易所“吸金”五大招數

            過去所有跑路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帶有明顯傳銷性質的交易所,擁有多層次傳銷激勵制度,集完資直接跑路;另一類則是真正發展交易業務,但因各種原因資不抵債而破產或卷款跑路的交易所。

            二者性質雖然不同,但在包裝、運作模式上卻有諸多相似之處。

            其一,創始人、核心團隊成員深藏不露。互鏈脈搏統計發現,去年近七成跑路的交易所在公開網絡上難以查找到真實的創始人及核心團隊成員,部分交易所創始人只用英文名對外。如BISS交易所創始人BMAN、MGEX交易所的聯合創始人john podobinski等等。

            很多交易所“卷款跑路”案發后,都找不到暗藏在幕后的操盤手,再加上絕大多數交易所注冊地都在海外,更是讓廣大投資者維權無門。比如在上個月剛剛倒閉的Coin-dy交易所,跑路后還發了一則公告,稱若有法律訴訟,公司將在美國洛杉磯積極應訴以開曼公司主體的糾紛。

            其二,存幣生息模式。近九成已跑路的交易所都曾施展過各種存幣生息的圈錢套路,即交易所自己發行平臺幣,忽悠用戶拿主流幣去換取其平臺幣,放大資產N倍或高年化率鎖倉生息,同時制造幣價拉升假象,割完韭菜后跑路。比如卷款資金多達數億元的MGEX交易所開展的挖礦部落、Bitgogo的金鎖計劃、IEO X計劃等等。

            其三,低價認購主流幣套路。低價認購代幣是繼IEO之后,交易所借鑒傳統互聯網行業燒錢獲客的手段,也稱“非首發打折”。這種模式火爆后,逐漸被不少野雞交易所發展成為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比如SOXEX交易所,在去年7月發起了五折認購比特幣、多輪平臺幣認購,僅10天左右就收割了2200多人數億元,并且最后一輪平臺幣認購還沒開始就直接宣告關網跑路。

            其四,傳銷式激勵體系。用戶是交易所的“衣食父母”,幾乎所有交易所都會推出“拉新返傭”激勵體系,但在去年跑路的交易所中,有相當一部分交易所直接采用了傳銷式的激勵體系。其中最典型的是萬通啟元交易所,通過“交易挖礦釋放傭金”的傳銷模式,在短短兩個月內吸引了30多萬會員入金。

            其五,大量上線傳銷幣、空氣幣項目。去年抹茶、BiKi等非一線交易所借助模式幣、共振幣快速裂變了大量用戶后,不少二三四線交易所跟風上線了大量傳銷幣、資金盤等項目,聯合項目方收割韭菜,而隨著大量傳銷幣泡沫破滅,模式幣和共振幣崩盤,用戶被割的體無完膚,身為幫兇的交易所也都紛紛卷款跑路。

            盲目跟風“模式創新”,崩盤跑路早已注定

            作為幣圈食物鏈最頂端的掠食者,加密貨幣交易所注定只能是少數者。

            但根據相關媒體統計,早在2018年年底,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數量就已超過1.1萬家。2019年交易所數量繼續增加,然而加密貨幣交易用戶卻并沒有出現大規模增長,使得交易所“僧多粥少”的局面進一步加劇。

            2018年,FCoin曾憑借“交易即挖礦”模式快速崛起;進入2019年以后,抹茶、BiKi等二線交易所通過IEO、上線共振幣、模式幣等所謂的“模式創新”同樣獲得了大量用戶和可觀的收益。

            這種來錢快的“模式創新”吸引了大量投機者入局,在2019年新成立的交易所中,絕大多數都是所謂“模式創新”的跟隨者。

            但顯然,它們遠低估了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運維能力和潛在風險。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我們梳理了40家跑路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它們都有這些共同套路

          ()
          分享到:

          相關推薦

          評論 暫無評論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