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互鏈脈搏編輯部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 4月20日,發改委發布了新基建的范圍,上述9大領域入選。中金公司此前測算,2020年當年新基建的投入量約在1-1.8萬億元之間,未來還會持續加碼逐漸成為新經濟結構中的支柱產業。
然而,當中大多領域都令普通人望塵莫及:或者產業集中度高,只有少數公司能夠進入,比如5G、云計算;或者技術門檻高,只有少數機構能夠建設,比如智能計算中心、數據中心;或者適用范圍較窄,只有少數公司適合參與,比如衛星互聯網等。
這是否意味著新基建建設的紅利和普通人無緣?答案是否定的。
百度年初時發布了超級鏈“開放網絡”;4月8日,國內區塊鏈龍頭企業趣鏈科技開啟了生態合作伙伴招募計劃;4月16日,螞蟻金服推出開放聯盟鏈……這些舉措從不同層面降低了普通人參與區塊鏈新基建的門檻,讓區塊鏈成為“普惠性”的新基建領域,更多人可分享新基建紅利。
區塊鏈的新基建紅利
區塊鏈到底能帶來多少產值,帶來多少投資,目前還沒有機構能夠做比較完整的測算。僅有的數據是去年年中,IDC曾測算,2020年中國區塊鏈的投入量是40億元。
但隨著區塊鏈成為國家戰略,并且納入新基建,投入量顯著加碼。比如,過去區塊鏈投入以企業為主,各地政府嘗試性投入,但4月22日,工信部連發38件有關“工業互聯網”的招標包,當中有一項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招標。據悉,區塊鏈專項招標包計劃也在擬定中。此舉表明,中央財政正規模性的進入到區塊鏈新基建的建設。
4月27日,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編制了《湖南省區塊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根據該計劃,2020年區塊鏈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
參考其他新基建領域,都是年投資量超過百億元,區塊鏈全年的投入量可能也會在百億級別。
一方面是從國家到地方戰略投入的加碼,另一方面市場對區塊鏈的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僅此次疫情爆發,無論是對疫情的防控,還是之后的復產復工,區塊鏈因具備公開、透明、多中心、可追溯等核心技術特征,成為抗疫的重要信息技術。據互鏈脈搏不完全統計,從2月份到4月底,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抗疫”類應用超過40件,包括善款追蹤、抗疫資源管理、人群移動管理、疾病監控、企業復工的金融支持等等。這顯示出區塊鏈的強大生命力。
而在更廣闊的領域,區塊鏈經過多年的探索,已度過了技術開發、概念驗證、市場驗證的階段,商用大門已經開啟。
比如在政務領域,城市的管理者發現,各部門原本難以互通的數據,通過區塊鏈可以互聯互通。在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區塊鏈深入到雄安建設的方方面面:招投標、財政資金管理、能源管理等等。
比如在金融領域,金融家們發現,通過區塊鏈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金融機構之間的通信成本。幾乎所有的銀行、保險公司都進行了區塊鏈應用的拓展。
在工業制造領域,企業家們發現,企業間的協同生產,機器間的相互信任等過去阻礙工業協作的障礙,用區塊鏈能夠有效破解,目前有超過3成的非銀央企涉足區塊鏈。
……
區塊鏈表現出不同于新基建其他領域的“普惠性”。
以區塊鏈領域龍頭企業趣鏈科技為例。該公司2016年成立,在區塊鏈應用領域已多面開花。據趣鏈科技披露的信息顯示,趣鏈科技的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金融、政務、司法、制造、能源、軍事六大關鍵領域,超過26項細分場景,服務上百家機構,支撐業務規模達數千億人民幣,服務人數近1.5億。
分享區塊鏈紅利并不難
雖然區塊鏈在應用端具有“普惠”的特點,但在過去,仍然是少數人參與的游戲。一方面原創的、適用多場景的區塊鏈技術開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據一家區塊鏈企業介紹,如果照搬開源的區塊鏈技術,比如fabric、以太坊,幾個工程師一兩個月確實能搭建一個區塊鏈系統,但是搭起來后,幾乎用不了。性能、國密加密、穩定性、拓展性、安全性等都存在問題。但目前,國內區塊鏈龍頭企業已經將絕大多數技術難關攻克。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新基建“風口”下 區塊鏈產業如何共享百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