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銀行
目前,根據公開信息,建設銀行(601939,股吧)在央行數字貨幣方面的動態較少。
不過,在2019年12月,中國建設銀行宣布其基于區塊鏈的再保理業務平臺已正式上線。建行表示,再保理業務為提高操作效率、降低風險,從設計之初就為其定制區塊鏈平臺,構建再保理業務下多方參與的生態圈。再保理業務是建行以商業保理公司為服務對象,通過與商業保理公司合作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建設銀行受讓商業保理公司持有的賣方企業的合格應收賬款,為其提供以下一項或多項金融服務,包括應收賬款融資、信用風險擔保、應收賬款管理、應收賬款催收,服務對象為產業集團內的保理商、供應鏈配套保理商等。
除上述四大行之外,多家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參與第三批區塊鏈備案項目,其中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備案了5個區塊鏈項目。從第三批發布的備案信息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正將區塊鏈技術特點與傳統業務融合,結合不同場景,開發出了與實際業務相關的區塊鏈項目,招行5個區塊鏈項目分別是金融同業數字協議簽約平臺、中建產業互聯網協同平臺、區塊鏈ABS業務管理系統、區塊鏈跨境創新支付平臺、股權激勵管理系統等。其中,基于區塊鏈的股權激勵管理系統引人關注。
商業銀行或臨大敵?
針對當前各銀行機構在數字貨幣方面的種種動作和競爭,歐科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煉炫認為,目前的DC/EP布局其實還是頂層設計,各銀行的DC/EP內測其實還是由更高一級的機構做統一指揮,不是由銀行自己決定的。
那么,有了DCEP錢包,我們還需要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等App嗎?李煉炫對金色財經表示,其實DC/EP對傳統銀行的影響比較小?!癉C/EP在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對商業銀行和非銀機構的影響,所以使用了雙層運營體系,并且是不計息的:雙層運營體系,即央行先把DC/EP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它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這樣保證了銀行是主要參與者,不會讓DC/EP游離于銀行體系之外;而不計息,則防止了由DC/EP帶來的對商業銀行和非銀行機構存款產生的擠出效應。因此從目前而言,DCEP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不是很大?!?/P>
而對于第三方支付來看,李煉炫認為,從民眾的體驗角度看,其實DCEP和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在使用方式上是差不多的,并沒什么太大的不同。不過DC/E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支付行業的壁壘,比如支付寶和微信之間是不能相互轉賬的,但DCEP既可以存入銀行,也可以放入支付寶和微信的錢包。總體而言,DC/EP其實更多的是增加了一位市場競爭對手:以前的無現金支付方式主要采用支付寶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現在也可以使用DC/EP進行支付。
本文來源:金色財經,不代表和訊網官方觀點。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DC/EP 越來越近 各商業銀行動作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