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興技術代表的區塊鏈技術作為新基建的一部分,為我國即將發布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的發行和使用提供基礎設施支撐,最終服務于我國數字經濟戰略。
刷屏的“新基建”,首次明確了范圍!
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在4月20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將新型基礎設施范圍框定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
其中,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是新型基礎設施中的信息基礎設施。
這也是區塊鏈技術基礎設施首次被國家層面明確為新型基礎設施。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委員高承實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區塊鏈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將使其自身的技術體系進一步完善,也將快速推進區塊鏈的標準化工作,區塊鏈將在更多場景、行業和產業當中得到應用。
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在接受《國家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區塊鏈在中國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中一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終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P>
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
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劃定的范圍,新型基礎設施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
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600869,股吧)基礎設施等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
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指出,伴隨著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也會改變,將持續跟蹤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正在加快釋放。
從信息基礎設施看,取得跨越式發展和進步,高速光纖已覆蓋全國所有城市、鄉鎮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網絡用戶超過12億;從融合基礎設施看,助推轉型升級的作用日益凸顯,智慧城市建設路徑更加清晰,信息技術積極賦能城市精細化管理;從創新基礎設施看,有力支撐了科學技術研究,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設55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引領作用。
伍浩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聯合相關部門,深化研究、強化統籌、完善制度,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出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
二是優化政策環境。以提高新型基礎設施的長期供給質量和效率為重點,修訂完善有利于新興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準入規則。
三是抓好項目建設。加快推動5G網絡部署,促進光纖寬帶網絡的優化升級,加快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智能+”升級。同時,超前部署創新基礎設施。
四是做好統籌協調。強化部門協同,通過試點示范、合規指引等方式,加快產業成熟和設施完善。推進政企協同,激發各類主體的投資積極性,推動技術創新、部署建設和融合應用的互促互進。
助推區塊鏈標準化建設
自區塊鏈上升到國家戰略以來,區塊鏈作為一項“去中心化”的新興技術一直備受關注。此次,區塊鏈技術基礎設施被納入火熱的“新基建”范疇,又將帶來哪些影響?
高承實分析,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范圍以后,在需求、政策和資金等多種要素投入的驅動下,將獲得難得的歷史機遇,得到極大的發展。
實際上,區塊鏈技術在發展迭代過程中,面臨交易處理效率、隱私數據保護、資源消耗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待區塊鏈在納入“新基建”范圍以后取得技術層面的突破,使其自身的技術體系得到進一步豐富、發展和完善。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 此舉有何用意?對數字經濟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