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3月區塊鏈與數字貨幣行業,看到全球范圍內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有加速趨勢。繼2月瑞典央行在全球率先開始其央行數字貨幣電子克朗測試之后,法國、韓國等更多國家開始公布其央行數字貨幣測試計劃或方案。
中國在CBDC的研究和測試工作走在全球前列,并且十分堅定推進該項工作。中信證券(600030,股吧)認為成本優勢決定了DC/EP是否會被廣泛接受,支持混合技術架構意味著圍繞DC/EP有望誕生更多的應用創新場景。在短期主要是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長期有望催生開放銀行、物聯網支付等更大規模的建設需求。其中銀行IT廠商和提供身份認證的安全廠商主要受益。
核心邏輯
1、大國競爭之下,提升至國家級戰略高度。在區塊鏈這場技術浪潮中,無論是中國和美國都想要獲得先發的優勢,而數字貨幣作為區塊鏈發揮去中心作用、進行價值傳輸的工具,世界大國都想爭奪這一法幣之外的貨幣的話語權。而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已經發布Libra白皮書,由此引發了世界各國央行的關注與討論。全球央行開始密集釋放研發數字貨幣的信號。因此,央行數字貨幣具有國家戰略高度。
2、央行數字貨幣自2014年開始籌備,2019年推進明顯加速,全國范圍試點有望加速。
早在2014年央行就成立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進行初期技術儲備、知識積累。經歷三年儲備期后,2017年受幣圈事件影響有所放緩。2019年8月2日,央行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指出下半年要加快推進法定數字貨幣(DC/EP)研發步伐,推進進度開始明顯加快。2019年12月9日,《財經》(博客,微博)雜志報道,DCEP有望在深圳、蘇州等地展開試點。2020年1月10日,央行發文稱,央行基本完成法定數字貨幣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2020年3月,發改委專家研判數字經濟重要價值,疫后央行數字貨幣成為定向刺激選項、或加速推出。2020年4月,央行貨幣金銀會議強調堅定推進數字貨幣相關工作。后續展望:隨著頂層設計、技術研發等工作的完善,以及大國競爭愈發激烈,預計今年有望推出全國范圍試點計劃。
3、新的經濟環境和新技術的出現,讓貨幣形態和支付方式加速升級,迅速普及的電子貨幣和電子支付更加適應數字經濟和共享經濟的需求。央行數字貨幣CBDC是法幣的數字化形式,是基于國家信用且通常由一國央行直接發行的數字貨幣,以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為表現形式。在比特幣和擬發行Libra的沖擊和挑戰下,越來越多的央行開始加入到法定數字貨幣CBDC的研究中。國際清算銀行在2020年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10%的央行考慮在短期內發行數字貨幣,這些央行所在經濟體覆蓋了全球20%的人口。
4、圍繞DC/EP有望誕生更多的應用創新場景。DC/EP相比現鈔更便捷,相比于電子支付有更強大的信用背書且具有一定的匿名性,DC/EP將是電子支付的一種重要的補充形式。雖然較難沖擊支付寶和微信的地位,但在低交易成本的誘惑下,商戶主動推廣DC/EP的概率較大。央行讓獲得許可的商業銀行來處理貨幣的投放和流通環節,并且央行支持混合架構,不預設技術路線,這有助于商業銀行發揮自身強大的科技實力,探索更多場景應用。
5、DC/EP在短期主要是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長期有望催生開放銀行、物聯網支付等更大規模的建設需求。短期來說,DC/EP帶來的建設內容是數字貨幣生成、發行、投放、存儲和安全必備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銀行系統、數字錢包、安全芯片解決方案、身份認證、加密傳輸、大數據分析系統等。主要建設方為央行、商業銀行,銀行IT服務商、安全廠商、大數據技術商將有望提供服務。長期來說,DC/EP或用于創新的場景和設備中,商業銀行可以連接各行各業,打造開放銀行場景,在必要條件下嵌入智能合約。對于物聯網設備商來說,如果DC/EP支持點對點支付和脫離銀行賬戶使用,理論上可以支持在各類終端中加入這一支付功能。
利好公司
流通運營服務商:發行央行數字貨幣若重新另起爐灶將是對商業銀行現有的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和服務體系造成大的資源浪費,因此東吳證券(601555,股吧)認為大概率將在之前的支付清算體系上改造。傳統支付服務商和網聯清算機構將受益。關注海聯金匯(002537,股吧)、拉卡拉(300773,股吧)、新大陸、新國都(300130,股吧)。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央行數字貨幣DC/EP發展加速 圍繞三條主線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