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作為顛覆性技術既可以實現政府治理也可以破壞政府治理,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引導和規范,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30〕的重要原因。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完善是逐步克服自身弱點的過程,因此為了進一步讓區塊鏈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發揮治理效能,有必要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 廓清區塊鏈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的錯誤認識,樹立正確的治理理念
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對社會思潮產生影響,而這些政治的、哲學的思潮也會進一步影響技術的正確使用和長遠發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政府治理是技術與思想結合,它們是否可以良性互動關系到社會秩序的穩定。
第一,堅決維護政府權威,杜絕區塊鏈技術治理中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區塊鏈技術去中心,使“各個利益相關主體的地位逐漸趨向平等,……減少政府公權力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掌控力度,降低公眾對政府部門的依賴”〔31〕等特點,推動了社會自治化和政府治理去權威化過程,也使無政府主義者看見了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扁平結構、無權威自治社會的希望。但是,正如恩格斯《論權威》所說,“把權威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絕對好的東西,這是荒謬的”〔32〕。區塊鏈技術治理并不一定要像無政府主義那樣絕對消除政府權威,也并不必像新自由主義那樣提倡“更少的政府,更多的市場”,以市場代替政府服務。必須要指明的是,“政府作為最重要的中心化權威系統,在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極為關鍵”〔33〕,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政府治理提供更好的政府服務仍要以政府為主體。中國作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社會主義國家,需要一個負責任、具有權威性的政府盡可能地運用區塊鏈技術掌握社會信息,避免扁平社會決策低效,無政府自治社會自私自利等缺陷,做出符合社會最大利益的決定,實現善治。
第二,樹立“主權區塊鏈”意識,堅決維護治理主權。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所有這些體系都是以本國過去的整個發展為基礎的,是以階級關系的歷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學的以及其他的后果為基礎的”〔34〕。區塊鏈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的應用也應當符合現時期治理現代化的需要,遵從每個主權國家的國情、歷史,考慮區塊鏈各種治理形式的政治后果、道德后果和哲學后果。技術自由主義者往往強調在去掉主權國家邊界的基礎上,建立基于區塊鏈的無國籍社會,在全球一級分享權力,實現資源流動和協調治理。然而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無界的區塊鏈社會可以提供極大的自由,也可以導致社會失序,破壞政府治理。因此,區塊鏈技術可以無國界,但是區塊鏈必須得有主權。這意味著一國可以獨立自主、免于他國干涉地進行區塊鏈治理活動,處理區塊鏈政府治理事務,對區塊鏈攻擊行為實施防范、自衛和打擊,對本國區塊鏈政府網絡進行管轄、控制和監督?!?5〕
(二) 制定應用標準和法律,推動區塊鏈技術有序發展
標準形成規矩,法律鑄就權威。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政府治理,必須要有標準可循,有法律可依。為了更好地使其推動政府治理,我們應當加強區塊鏈技術政府治理應用標準化建設,推進區塊鏈技術政府治理應用的法律法規制定。
區塊鏈技術或將成為我國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的重要一環,但是缺乏區塊鏈技術標準,區塊鏈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的應用潛質將是有限的。因此,加快制定區塊鏈技術的政府應用標準,將有助于將科技成果轉換為治理效能。標準是技術的通用語言,是對技術實踐、創新、進步的提煉和總結,是多方協商一致的共識結果,是產學研結合的直觀體現。〔36〕盡管標準本身沒有法律約束力,但通常情況下標準會得到法律認可。區塊鏈國家標準包括基礎標準、信息安全標準、行業和應用標準等,對于政府治理應用程序而言,標準至關重要,因為它將對區塊鏈技術的運作產生規范性的影響?!?7〕2017年12月《信息技術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國家標準計劃獲批立項,相關人員應當借此建立一套全球通用兼具中國特色的標準體系,改變以前在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失語現象,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區塊鏈技術的政府治理實踐:應用、挑戰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