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協會負責人表示,基于Ripple Solution技術建立的RC云已經通過了PoC測試,已經可以開始提供商用的國內外兌換交易服務。目前,國內外兌換業務一體化研討協會的會員正在增加。截止到2017年年末,協會已經擁有共61家會員。
2017年3月,日本多所金融機關聯合舉辦了關于探索不同行業之間合作可能性的“業界連接型DLC試驗”。截止到2017年8月份,已經有33家金融機構參與了這次試驗。同年九月份,參與項目的金融機構聯合發布了“關于共同舉辦試驗驗證項目的相關決議”,關于分布式賬本技術運用的討論變得越發火熱。
日本最大的社交網絡Line最近宣布,它將在4月份向日本市場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Link。從本質上講,這將為Line用戶創建新的貨幣系統,并有可能在應用程序中付款和轉移Link數字貨幣,這可能是促使消費者采用的主要催化劑。
日本的其他有希望的發展包括瑞波(Ripple)在匯款服務方面的擴展以及金融服務在區塊鏈方面的進步,以及吸引頭條新聞的新的面向隱私的協議QURAS。QURAS計劃于4月初啟動其主網,它是下一代區塊鏈協議,可通過公共智能合約實現私人交易。通過利用兩種領先的隱私技術,該協議使用戶和企業能夠以符合法規的方式為任何類型的交易選擇合適的隱私級別。在主網啟動后,QUARS的本機令牌將成為日本全國零售商店中付款方式最廣泛接受的加密貨幣,僅次于比特幣。
新加坡:東南亞有前途的區塊鏈燈塔
盡管新加坡被認為是領先的傳統金融中心,但由于其監管友好的環境,新加坡還建立了杰出的區塊鏈生態系統。在東南亞所有國家中,由于中央政府的前瞻性方法鼓勵采用區塊鏈技術和受監管的數字貨幣,因此新加坡在區塊鏈領域占據了主導地位。
自2014年以來,新加坡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區塊鏈公司已獲得近10億美元的投資,很容易就能看出新加坡在全球區塊鏈領域的地位。
從2017年以來“搶駐”新加坡的項目就不斷,新加坡已然成為R3、IBM、摩根大通等平臺搶占區塊鏈貿易金融領域的關鍵。在2017年11月,香港金融管理局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交換了諒解備忘錄,合作開發“全球貿易連接網絡”,運用分布式分類帳技術構建跨境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兩地及全球的貿易及貿易融資業務數碼化。據悉,該平臺便是R3和IBM等技術公司參與的技術工作。
在此之后,中國作為新加坡最為重要的貿易伙伴國,自然不甘示弱。2018年4月時,中國就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商品貿易過程中全部關鍵參與者之中。中國四大國有石油公司之一,中化集團的子公司,完成了完全依賴區塊鏈技術從中國向新加坡的運輸汽油的任務,中化能源技術公司將汽油從中國泉州向新加坡以船舶運輸形式發貨。
其后7月份時,新加坡的公司也開始了相關的探索和實踐??偛课挥谛录悠碌碾娮诱辗仗峁┥?CrimsonLogic 宣布推出一個以跨境貿易為重點的區塊鏈平臺。該公司由一家城邦政府機構和港口運營商所有,該平臺是一個經許可的網絡,由經認證的貿易合規公司作為節點運行和驗證。據悉,平臺由全球電子貿易服務公司(GeTS)創建。
而待到2018年5月,新加坡金管局與加拿大央行發布聯合公告表示,雙方對加密數字貨幣的跨境和跨貨幣支付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支付試驗。加拿大央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這次跨境支付的過程中,通過使用哈希時間鎖定合約技術,將各自的區塊鏈項目Jasper和Ubin的網絡進行了連接,據悉,這兩個項目分別基于R3的Corda和摩根大通的Quorum。
11月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摩根大通合作開發了用于跨境支付的區塊鏈原型。該原型可以允許用戶在同一網絡上使用不同的貨幣進行支付。新加坡政府旗下的投資公司淡馬錫也參與了這款區塊鏈原型的開發工作。同時據悉,該原型是Ubin項目第五階段工作的一部分。
2018年12月,最終確定支付服務的新監管框架,包括數字貨幣,不屬于先行監管范圍的加密貨幣服務提供商有望在新的監管框架下獲得許可。到2019年11月,《支付服務監管框架》被正式立法,并被命名為《支付服務法案》。再到近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將于2020年正式實施《支付服務法案》。該政策明確了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從制度層面,助推了新加坡地區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貿易金融、跨境支付領域的發展。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亞洲仍是區塊鏈創新的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