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玲聽現場:大風口,大時代,區塊鏈發展歷史新機遇》圓桌論壇上,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孟巖提起自己在國慶假期回家時因為同學的這種看法心中頗為不平。
10月25日晚間,隨著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國家最高領導人就區塊鏈做出指示的新聞發出后,所有人都沸騰了,因為區塊鏈污名化的帽子終于可以摘掉了。
此舉意義重大,孟巖表示:
“一旦摘掉這個帽子,越來越多的人會過來學習、研究、分析、思考、理解、參與。在這個過程當中各種聚合轉變是我們現在無法預知的?!?/P>
當然,從業者要正確領會會議精神,不能走歪了。
趨勢二:合規、創新、落地。
這是嘉楠耘智聯系董事長孔劍平對未來區塊鏈行業的判斷。他以相關部門的數字貨幣的措辭從“監管”轉向“研究”,發改委刪去把原來計劃列入“淘汰類目錄”的數字貨幣挖礦為例,表明區塊鏈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歷史潮流。OKex首席戰略官徐坤也透露,OKEx會繼續堅持合規經營并主動與全球監管相適應,將合規與風控放在第一位。
趨勢三:分布式商業。
微眾銀行區塊鏈負責人范瑞彬在《面向分布式商業的區塊鏈實踐之路》的演講中提到,人類商業文明的變遷,正在從集中式向分布式轉變,而區塊鏈是支撐分布式商業的重要基礎設。如果說范瑞彬是代表聯盟鏈陣營,公鏈陣營是否會這么認為呢?我們發現,在比原鏈“Keep MOVing”專場活動上,比原鏈CEO朗豫也持同樣觀點。當天,比原鏈發布Bytom MOV,這是下一代去中心跨鏈Layer2價值交換協議,在朗豫的設想中,MOV就是第一個自給自足的分布式區塊鏈商業生態。
趨勢四:公鏈切入聯盟鏈,聯盟鏈走向開放。
10月25日的政策,是行業發展的風水嶺。在此之前,聯盟鏈一直是互聯網巨頭的戰場,初創公司很難切入進來。
有別于公鏈的需求靠原生驅動,聯盟鏈的需求是外在的,此前沒有形成很好的商業閉環。SNZ創始人施海華在《最聰明的資金流向哪里,2020投資趨勢大討論》圓桌討論上表示,早在3年前他們就做出了聯盟鏈產品,然而賣不出去。政策出來之后,原先做公鏈的團隊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聯盟鏈方向上,放在落地實際應用上。這種轉變已經發生,比如比原鏈已經推出了ByStack,面向政府和企業提供解決方案。
聯盟鏈更加開放,螞蟻區塊鏈在推進區塊鏈落地上一直走在前列。不過李杰力認為,目前的聯盟鏈基本還是企業級的服務,存在著成本高、參與企業少、用戶門檻高的問題。為了擴大聯盟鏈的應用范圍,螞蟻區塊鏈在峰會上宣布開放聯盟鏈上線公測,可以讓中小微企業、個人開發者,以更加低的成本,更加低的門檻加入開放普惠的區塊鏈服務網絡。
為了探尋更有價值的場景,京東JD Chain則是開發出了一套兼容公鏈場景以及面向企業場景的統一區塊鏈底層架構,而且代碼已經開源。至此,BAT之中,除了螞蟻區塊鏈,百度和京東的區塊鏈底層平臺均已開源。
熱點議題:區塊鏈戰爭已經打響
Libra與DC/EP無疑是本次峰會討論最熱的話題。
在《玲聽現場丨機遇與挑戰:Libra和央行數字貨幣》圓桌對話環節,嘉賓們唇槍舌劍,臺下不時自發傳來陣陣掌聲。后來參與圓桌討論的蔡凱龍用“打起來”來形容當時的火爆。
爭執發生在巴比特主編湯霞玲拋出“Libra為何如此難產?它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問題之后,蔡凱龍認為,由于Facebook是一個非常出名的中心化組織,這對Libra是一個負面影響。假如換成不是太出名的公司一起做,或許可以推展得更快。
此論調一出,再加上主持人在一旁“煽風點火”,立即將一場本來還很和諧的圓桌引爆成為一場火藥味十足的論戰。
白碩率先加入戰斗,他認為這種觀點是悖論。沒有這么大機構的參與,它就沒有Libra。
孟巖則擺出數字,目前有1600家機構在排隊加入Libra,所以不必擔心Libra的前景。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btc是什么 » 第二屆世界區塊鏈大會“應用無界”峰會閉幕,130位嘉賓探討區塊鏈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