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個訴求,或者比較動聽的一個話,普惠。也確實是一個事實,在一些國家移動支付還難以推進,他們還得不到這樣的體驗。不完全是因為他們買不起手機,更重要的是建不起相應的通信+金融基礎設施。尤其是一些弱勢央行所在國家,這些技術不發達的國家,讓他們從無到有獨立自主去建設這樣一套體系、基礎設施,可能要等到猴年馬月。我們也看到華為、阿里、騰訊海外布局里,都有聯手把通信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起來的命題。
Fabric能成嗎,有幾點存疑:一個是27億用戶向Fabric的轉化率到底是怎樣的。在弱勢央行所在國,可能這個事比較好推進。強勢央行所在國推進總是經過反復的博弈。還有技術上“許可”轉向“非許可”的難度,也是要觀察的事情。還有中國因素,中國怎么應對這件事情。應該說,世界很大,能夠容得下的不僅僅是一個Fabric,如果還有另一個的話,中國是目前全球唯一有能力推出的國家。
發展前景,能夠成功的跨境,這樣的話超主權貨幣、超主權用戶群和超主權經濟體會形成一個正向的反饋。在跨越國境這一點上受到挫折,使得它變成了不是全球化貨幣,而是跟主權貨幣綁定的穩定幣,當然可以高效的匯兌,也可以輸出可復制的技術。強勢的法幣抱團蹂躪弱勢的法幣,如果做成這樣一個聯盟,即使不太喜歡,有的時候也是不可避免的。
Fabric對中國金融科技的影響,點對點對中國來說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中國點對點的體驗已經很好。中國以外的世界,大家都要補這個課,就會間接沖擊向海外擴張的國際業務??删幊桃彩且环N彎道超車,因為我們目前移動支付還不能實現。零手續費,這個都不用說了。當然中國的互聯網流量也是好多億,這好多億和27億是什么關系,我們也是一個博弈的籌碼。技術方面也是有先發的優勢,但如果Fabric成了,對我們也是比較大的沖擊。區塊鏈在技術,在跨境支付,國際匯兌,開放金融方面,都是傳統技術實現方式有力競爭者,我們必須積極的應對。
從中國應對來看也有三種可能的場景:1.境外業務建立在Fabric之上,相當于投降了。2.縮回國內不與Fabric往來,也不去打國際上的事,相當于我們退縮了,這兩個都不是我們希望的。3.建立一個可與Fabric抗衡的體系。
其中的一個努力,法定數字貨幣。法定數字貨幣應該屬于私人領域,而不是中間服務領域,它的地位和現鈔,超過紙幣和硬幣是等同的。
目前我們做一個基本的判斷,法定數字貨幣目前還是ToB的,正在發行,重在“一國之內”,它還沒有流量基礎,移動支付流量是可以用的。將來行政力量去推的話,它的流量也是非常可觀的。ToC的話,那邊就是Fabric,它是ToC的,它的發行和流通是并重的,重在全球化,有全球的流量基礎,而且它支持智能合約。我們這邊目前說法是暫時不支持智能合約,看來暫時還沒有直接交上火。但如果Fabric退化為一個單法幣的穩定幣,直接對上火了。如果Fabric被允許全球化了,我們CBDC僅僅是在中國境內去做這些事,也還遠遠不夠,我們要走出去。走出去的話,又有什么方式走出去,還有流量的問題。
法定數字貨幣幾個基本的訴求,鑄幣權和外幣政策執行工具方面,外匯管制方面,反洗錢方面,稅收方面,兼顧商業銀行利益和隱私保護方面。首先我們要把發行和流通這兩件事掰開,如果涉及到外匯管制,這有邊界治理和市場化外匯定價的問題,涉及到跨鏈和交易所的技術。反洗錢和稅收都會提出對超級權限實名制的訴求,具體要對賬戶進行看穿式管理監控,對一些可疑的交易進行阻截,對法律上處于非法的資產進行處置,這樣一些措施能不能在區塊鏈上采取。兼顧商業銀行利益,首先是多級發行。
回到隱私保護,剛才都是監管的訴求。隱私保護是大眾的訴求,大眾的訴求和監管訴求之間有一個噸,隱私保護不是沒有技術,這些技術做得太好的話,監管也看不穿,這也不是我們希望的。又要監管看穿,又要隱私保護,這個事情怎么做,涉及架構選擇的問題。目前我們可以利用中央對手方方式來做,就是加密、代收、代付??墒沁@樣的話,隱隱約約出現了中心化回歸的東西。中央對方方,具體的說就是像現在DCAB,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推出的,它有一個登記的實體。這個實體要對誰擁有多少數字貨幣這件事情,就相當于是這么一個。這么做隱私是保護的,但是對于無關的人,對于中央對手方,中央對手方還是能看透的。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btc是什么 » “2019年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D-Future:去中心化金融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