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eWASM ,我還不是很了解,還在看波卡的WASM是否和EVM比有更多優勢?,F在還有微軟的TTI和digital asset DAML。
楊鎮:
其實像以太坊這樣的公共智能合約平臺,都存在所謂“狀態爆炸”的隱患。也就是當網絡(主要是智能合約)的使用量快速增長的時候,會導致系統存儲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因為全節點需要維護系統中所有賬戶的狀態、保存所有合約的狀態,那么在分片實施之后,由于地址空間增大了 1000 多倍,而使“狀態爆炸”問題到了不得不解決的程度。解決的方案就是要逐步的隨機丟棄歷史數據。時間越久遠的數據,會有更高的幾率被全節點丟棄,但從全網來看,即使是久遠的歷史數據,仍然有一定的幾率能夠獲取到。那么這就產生了一種需求,也就是我希望我的歷史交易數據/合約數據能夠被一直保留下來,只要我能付給替我保存數據的那些全節點一些報酬。這就是所謂“狀態租賃(state rent)”的大致來由。
這種租賃行為是可以通過智能合約相對簡單地實現的。但這個方案目前還處在很早期,最近的更新是在去年年底。所以其具體設計和實際影響如何還不好說。
阿劍:
我主觀上覺得實現起來未必容易,而且會在經濟上引入過多的復雜性。9以太坊2.0未來:難言樂觀但罕有其匹
主持人:好的,下面我們進入今天最后的一個問題:有人說以太坊2.0的設計太復雜了,對此Vitalik的回復是:“在過去的一年里,它已經變得相當簡單了,且其規范要比黃皮書字數要少,以太坊2.0中的很多東西要比1.0簡單得多……”,另外Justin Drake說phrase 0大約需要指定1024行代碼,預計phrase1+phrase2的代碼也是1024行。各位老師,那你們的觀點是什么呢,以及是否看好以太坊2.0呢?
楊鎮:
好,潑冷水的事我先來,哈哈。目前所有以太坊客戶端的代碼量肯定都是以萬行為單位來計算的,所以我想問題里說的1024 行代碼,大概指的是核心算法或者關鍵處理代碼。然后我覺得單純以代碼量來衡量系統的復雜程度是不科學的,尤其是從軟件工程師的專業角度來看。因為有些數十萬行代碼的項目,其實可能非常簡單,而一個幾百行代碼的項目也可能非常復雜。此外,你說一個能處理 1000 多個區塊鏈的系統比一個只能處理一個區塊鏈的系統簡單,或者一個投票系統比一個擲骰子系統簡單;抱歉,我實在無法認同。我們這期雖然花了這么多時間來講 Eth 2.0,但我感覺依然并沒有把整個運作過程說的很清晰或者很容易看明白,這足以說明 Eth 2.0 的設計其實并不簡單。我想最大的問題在于這又是一個實驗性的大項目,并且沒有經過足夠的驗證和測試,比如懲罰機制和跨片交易到底能否運轉正常、驗證者不足時網絡的表現如何這些問題并沒有令人滿意的解答;Eth 2.0 能否成為第一個成功的 PoS 公鏈系統仍然是我最大的擔憂。從以太坊社區近一兩年的工程狀況來看,我本人真的樂觀不起來。
張衛家:
先來點輕松的。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只有一行,E=mc2, 但做出來,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似乎Github上以太坊2.0的代碼行數不多, 但以太坊由于規模大,節點之間又是不可信任的, 所以改動每行代碼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很大。
我個人認為eWASM 階段難度大風險大,更適合大企業來做。
阿劍:我個人也認為 eth2 確實要比 eth1 復雜。客觀上來說這是因為 PoS 和分片的引入,導致系統中出現了很多原本我們不太需要考慮的因素。但會這么想可能也是因為我們理解得不夠深,等到它真正實現了可能也會覺得稀松平常。不過我也認為,以太坊的研究和開發力量罕有其匹,生態是最豐富的,社區是最活躍的,所以沒有理由不看好以太坊。排除掉那些很大的噪音,你會發現對以太坊的共識比很多人想象中的都要強。
主持人:好的,由于時間關系,關于以太坊2.0的技術之旅我們就到此為止了,其實還有很多重要的技術我們并沒有談及,比如BLS簽名、zk-SNARKs、plasma、狀態通道等技術,也正如老師們所說,這次分享其實也沒法說清楚整個以太坊2.0的設計,最后推薦一下http://ethresear.ch/ 這個網站,上面會有關于以太坊研究社區的最新成果。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btc是什么 » Eth 2.0 會成為第一個從 PoW轉PoS 的公鏈嗎?丨SheKnows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