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產業鏈的上下游之間的合作,地區產業集群間企業的合作被拆分成商流、物流、資本流、信息流不同的具體環節,可不斷推進縱向跨云、管、端和橫向跨行業、跨環節的“數據流動”,促進邊緣“數據使能”創新。DC/EP “碰一碰+”能夠為任何環境下的協作和交易建立可能,使得動態的、臨時性的協作成為可能,促使應用新模式和新業態的產生。未來,將在自動駕駛、醫療自動診斷、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眾多領域開展應用。
第三階段:萬物互聯、世界互聯
DC/EP 推進是一個從易到難,從簡單場景到深入產業并使用智能合約的過程。我們猜測 DC/EP 的定位也將從 M0 向 M1,M2 逐步延伸,若未來實施零利率甚至負利率還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有待深度探討。從范圍上,不僅豐富人與人的鏈接,更是加深物與物的鏈接。從邊界上,不僅面向國內市場最終也將走向國際。DC/EP 的推廣使用將有助于未來數字經濟的發展。
2020 年 4 月 30 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要求建立 NB-IoT(窄帶物聯網)、4G 和 5G 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以 LTE-Cat1 滿足中等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以 5G 技術滿足更高速率、低時延聯網需求。并提出到 2020 年底,NB-IoT 網絡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 12 億;打造一批 NB-IoT 應用標桿工程和 NB-IoT 百萬級連接規模應用場景等目標。
物聯網概念首次提出是 1999 年,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0,在 2005 年的 WSIS 峰會上,國際電信聯盟發布《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引用了“物聯網”的概念,至此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和中國等國家紛紛推出本國的物聯網相關發展戰略,均希望在新一輪信息發展(300469,股吧)中搶占先機。2017 年起,中國的物聯網飛速發展,初步預計到 2025 年市場能達到 1.1 萬億元。
受技術和產業成熟度的綜合驅動,物聯網呈現“邊緣智能化、連接的泛在化、服務的平臺化、數據的延伸化”的特征,DC/EP 通過在智能蜂窩模塊中內置的物聯網設備錢包,利用設備自動生成的唯一 ID 和交易簽名,為設備身份認證和簽名數據的存證及交易提供基礎設施支撐,對于惡意 “刷單”行為,設備異常行為將被識別而形成抵抗力。未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以及 5G 將實現融合發展,隨著物聯網智能社會的到來,將出現大量跨品牌、跨平臺、跨設備之間的通訊和協作,與傳統產業進行整合創造出新的生態平臺和系統,DC/EP 使得在保護原始數據和個人隱私的條件下,為設備提供價值分配,實現設備互聯互通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從而使得商業模式創新實踐落地,促進社會整體效率提升。
在世界范圍內,貨幣資金的跨境流動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基于跨境貿易的復雜性、貨幣種類的多元性和各國監管政策的差異,資金跨境支付結算可能需要多個中間機構合作才能最終構建匯款通道完成支付結算。二戰之后,形成了為美國為主導的全球貿易清算系統 ―SWIFT,在 SWIFT 系統上都是以美元進行清算和結算,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最新數據,2020 年 3 月,按照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結算占比,美元占 85.83%,歐元為 6.54%,人民幣只占比 2.40%。目前全球有 1 萬多家商業銀行都是 SWIFT 的成員。但是 SWIFT 存在諸如效率低、費用高、不透明、不平等等諸多弊端。
從技術上看,由于支付結算業務涉及到多個參與方,存在安全性、隱私性以及性能效率方面的問題,被業界認為是最適合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行業之一。有不少區塊鏈項目、區塊鏈電子錢包和穩定幣,如 Ripple、USDT,在跨境支付領域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但是由于其資源整合能力弱及存在反洗錢、反恐等方面的漏洞,并且單純依靠市場力量的虛擬貨幣難以承擔國家財政和金融政策的職責,甚至會引起脫離國家外匯管制,很難發展成為主流國家跨境貿易的結算工具。
為了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渠道和資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2012 年初,人民銀行決定組織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InterbankPaymentSystem,以下簡稱CIPS),2015 年 10 月 8 日,CIPS(一期)順利投產。截至 2018 年 3 月底,CIPS 共有 31 家境內外直接參與者,695 家境內外間接參與者,實際業務范圍已延伸到 148 個國家和地區。DC/EP 代表著中央銀行對公眾發行的債務,通過 CIPS 將把債務傳輸到海外,即也可以對他國公民負債,通過負債進行投資、建設和消費,在獲得人民幣鑄幣權的同時,也能為我國財政資金獲得更大的來源。預計將來,一方面,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一帶一路的建設,DC/EP 將成為運行在 CIPS 系統上的新貨幣形態,并有助于建立穩定并可持續發展的人民幣貨幣體系,助力人民幣的國際化,從而規避美國基于 SWIFT 對他國的美元經濟進行監控并實施長臂管轄。另一方面,DC/EP 還面臨與 Libra 穩定幣、其他國家的法幣,尤其是其他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進行兼容和操作性的考驗。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央行數字貨幣DC/EP有哪些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