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PoS礦池能否破局Staking?
事實上,隨著以太坊向2.0時代進發,共識機制由PoW向PoS轉換后,Staking市場正被挖礦行業視為“新藍?!?。無論是節點服務商、數字錢包,還是傳統礦池等,都在跑步入場。
但傳統PoS挖礦存在一個致命的痛點在于Staking質押后會導致流動性不足。Staking的本質是“抵押挖礦”,收益主要是來自項目本身的通脹或預留份額。
而用戶需要一定時間來釋放質押資產,如果質押期間代幣價格下跌,質押的代幣失去流動性,用戶將承擔幣價波動造成的損失。
但部分交易所通過PoS礦池模式創新,給Staking質押資產流動性不足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比如庫幣的Pool-X礦池,通過推出Soft Staking服務,使得礦工能夠在其流動性交易市場上交易質押資產的同時,還能夠享受資產質押的收益。當然,其代價是需要對年化收益率做出一定程度的犧牲。
另外,部分交易所的PoS礦池還將持幣生息的理財產品及杠桿借貸的利息都視為Staking,進一步擴展了Staking的邊界。
目前,隨著以太坊Beacon鏈上線在即,越來越多的參與方都會進入PoS礦池領域,而擁有流量入口的交易所入局或將給Staking發展帶來更多的新玩法。
根據Staking rewards數據顯示,目前加密貨幣的總市值為2236億美元,Staking中的加密貨幣的市值為129億美金,占比約為5.81%,其中已鎖定的代幣價值為84億美元,而Defi網絡中鎖定的代幣價值只有約9億美元。
有分析師甚至認為,交易所的Staking服務可能會成為加密貨幣世界的下一個趨勢。
但另一方面,也有業界人士提出質疑,Staking是否是一個好模式仍值得商榷。
Staking的基本模式就是“增發+鎖倉生息”,它通過擴大代幣的供給來解決激勵問題,而且是以復利的形式來擴大,如果代幣的需求跟不上或者代幣價格持續下降,那么整個代幣的經濟體系就會破壞。
作為一種激勵模式的創新,交易所布局Staking究竟會像IEO一樣曇花一現,還是會讓加密貨幣世界走向爆發,仍有待市場和時間的驗證。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互鏈脈搏。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火幣、OKex、幣安進擊PoS礦池,交易所的Staking生意風險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