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發于 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秘書工作》2020 年 03 期
我國區塊鏈的研究方向聚焦在聯盟鏈的關鍵技術研發以及行業應用、區塊鏈監管技術與標準研發等方面。在今后,我國區塊鏈研究和發展還需從「管、研、創、用」四個方面加以把握。
2016 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將區塊鏈納入新技術范疇并作前沿布局。[1]2019 年 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筟2]
自區塊鏈誕生至今,已走過十余年時間。從基礎設施到底層技術平臺再到行業應用,可以說,我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正一步步發展起來。近些年,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之下,在政策大力扶持之下,區塊鏈技術再次成為焦點。那么,區塊鏈是什么?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和改變?它在今后將如何發展?本文將回答這些問題。
區塊鏈技術簡介
什么是區塊鏈?這一問題可以從經濟學、金融學等不同角度來看待。從信息學角度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新穎的信息記錄方式。傳統的信息記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每個參與方分別記賬、頻繁核對,這種方式效率很低,一旦多方產生分歧,分歧很難被順利解決;另一種是所有參與方找到一個共同信任的中心方,由其來解決分歧,但這種方式最大的問題在于中心方的誠信,如果中心方隨意更改賬本,那么整個記賬體系就崩潰了。而區塊鏈正能解決傳統信息記錄方式所面臨的分歧與誠信問題,它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無法篡改、無法抵賴的技術。
通俗地講,區塊鏈可以把所有節點連接起來,即使存在節點之間互不信任,或節點對通訊網絡不信任等問題,所有節點也能確保自己所看到的信息記錄是準確的,依然可以展開可信的協作。這對于大規模誠信化的經濟協作非常有意義,對于我國正在建設的終身責任制、誠信建設也很有價值。區塊鏈技術還將帶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由于具有公開、透明、終身追溯等特點,其可以與傳統互聯網融合創新,共同形成下一代互聯網。
區塊鏈在應用過程中,有三種典型的組織形態:第一種是公有鏈,以比特幣為代表;其特點是完全去中心化,沒有任何準入機制,任何個體都可參與,并且賬本是完全公開透明的,全球范圍都可訪問。第二種是私有鏈,參與者一般是大型企業各內部實體,或政府各職能部門;其具有一定的中心化協調機制,通常應用于協調成本過高的業務,如機構內部的技術驗證、存證和審計。第三種是聯盟鏈,一般由企業聯盟或者政府機構發起;其通常具有準入和權限控制機制,賬本具備隱私保護功能。聯盟鏈是目前最貼近企業和政府實際應用場景的組織形態,而且更加便于監管。
現狀:聯盟鏈和「區塊鏈+」
目前,國內外對于區塊鏈的發展理念、研究熱點與方向不盡相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研究熱點在于公有鏈技術以及基于公有鏈的金融創新,尤其是數字貨幣方面;而我國將研究方向放在聯盟鏈的關鍵技術研發以及行業應用、區塊鏈監管技術與標準研發等方面,在區塊鏈發展方面整體呈現出穩步推進、基本可控的態勢。
為什么聚焦于聯盟鏈相關研發?這是由于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以及塊鏈式數據結構等特點,使得上鏈信息的監管難度遠超傳統中心化信息系統。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相繼出臺了區塊鏈相關監管規定,核心有三:其一,所有區塊鏈使用者必須實名制;其二,所有區塊鏈運營單位必須到相關監管部門備案;其三,所有在中國境內運營的區塊鏈必須要有監管節點。這些條件,公有鏈是很難做到的。而聯盟鏈既具備公有鏈去中心的特點――是一種網狀經濟可快速擴張;又具備私有鏈高性能的特點――每秒鐘可達幾千筆,甚至幾萬筆的水平;更關鍵的是,它具有完善的準入控制,利于實現穿透式監管、終身責任制、嵌入式監管,是一種監管友好型的技術形態。聯盟鏈能夠有效引導國內區塊鏈應用向產業服務轉移。后續隨著監管機制逐步建立及標準化工作開展,國內區塊鏈應用將更為規范。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浙大蔡亮:解讀中國區塊鏈技術研發現狀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