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OKEx與OKCoin的管理團隊高度重合。
比如在2018年“OKex9.5合約維權事件”中,星球日報調查發現,當年9月7日之前,OKEx網站上顯示,其營運總監張江耀、業務發展副總裁劉鉅江同時在 OKCoin 擔任高管;并且OKCoin和OKEx共同使用位于愛爾蘭、新加坡和俄羅斯的客服團隊。在探訪OKEx 位于香港的辦事處時發現,其在 OKLink Tech公司辦公,而OKLink Tech 隸屬于OK集團。
而為了進一步推進合規化,淡化與OKex的標簽關聯,去年12月1日,OK集團還將品牌中文名更改為歐科集團。
但即便歐科集團與OKex完成了注冊實體在法律層面上的切割,但依然有兩處資金流向存疑。其一,OKex的交易所收入是否支撐歐科集團在境內區塊鏈業務的運轉;其二,歐科集團是否給國內OKex平臺的團隊發放工資。
在剝離交易所業務風險后,歐科集團在國內則不斷拓寬無幣業務,包括致力于區塊鏈技術研發的OKLink、成立OK區塊鏈工程研究院、區塊鏈孵化器、區塊鏈商學院等。
但顯然,與數字貨幣交易業務相比,這些無幣業務短期內難以為歐科集團貢獻可觀的利潤。
另一方面,OK集團也采取了火幣收購港股上市公司,借殼上市的路線,分析認為,OK集團通過獲取傳統資本市場的認可,進一步實現交易所業務“洗白上岸”。
2019年1月17日,OK集團通過場外收購的方式買入香港上市公司前進控股31.83億股的股票,協議價格為每股0.152港元,買入份額占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的60.49%,總金額4.84億港元。股份交割完成后,OK集團成為了前進控股的實際控制人。
但從二者主營業務來看,前進控股主要在香港從事地基工程相關服務和建筑廢物處理的業務,與區塊鏈、數字貨幣并無關聯。
根據澎湃新聞此前的報道,徐明星想通過借殼上市,是想把交易所業務打包進“殼公司”。
互鏈脈搏查閱前進控股集團官網發現,在其全資子公司OKLink介紹中,提及將逐步推出穩定幣、區塊鏈大數據、區塊鏈資產托管等應用,其中穩定幣USDK和區塊鏈瀏覽器已經推出,另外兩款產品幣幣借貸和托管業務也即將上線。
互鏈脈搏了解到,目前USDK已經上線OKEx,BitFinex等多家知名交易所,而OKLink區塊鏈瀏覽器也支持五條主流公鏈和包括比特幣、萊特幣等在內的六大主流幣種的鏈上數據展示與查詢。
從經營動作來看,OK集團正在借助上市公司試水數字貨幣的淺水區業務,尚未涉及交易所核心業務。
不過火幣集團創始人李林曾指出,“現在交易所業務于全球范圍內都還沒有完全合規,借殼上市從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難度?!?/p>
當前,國內最高領導層和金融監管層對于加密貨幣交易所業務的態度仍然不明朗。對于歐科集團來說,其過往的野蠻式發展留下的負面新聞,公司能否最終“洗白上岸”仍存變數。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互鏈脈搏。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尋求“招安”,借殼上市,更名切割,歐科集團能上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