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圍內對于加密虛擬貨幣交易機構的監管在未來規范化,系統化,嚴格化的趨勢已經非常明朗。2019年10月17-1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副行長陳雨露出席了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政和央行部長級和副手級會議。會議一致同意發布G20關于穩定幣的聲明,肯定金融創新的潛在效益,同時指出穩定幣具有一系列政策和監管風險,尤其是在反洗錢、反恐融資、消費者保護、市場誠信等領域,有必要在穩定幣項目啟動前評估和解決這些風險。在未來反洗錢工作的監管中,區域間甚至全球范圍內的聯合執法行動或許指日可待。
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 (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 是由七方西國(美英德法日加意)在1989年為了研究反洗錢及反恐融資危害,預防犯罪,在世界范圍內協調推廣反洗錢國際行動而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目前總部位于法國巴黎。截止2005年2月,該組織已經擁有33名成員以及20多名觀察員。中國于2005年1月應反洗錢特別工作組時任輪值主席的邀請,成為FATF觀察員。
2019年6月22日,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正式發布《基于風險的角度:監管數字資產和數字資產服務商的章程指南(GUIDANCE FOR A RISK-BASED APPROACH TO VIRTUAL ASSETS AND 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S)》。自該新規發布后,比特幣突破1萬美金關口,市場熱度持續攀升,達到自2018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被稱為加密虛擬貨幣最強監管新規要求FATF所有成員國開始在針對所有超過一千美元加密虛擬貨幣交易監管中實施新規(TRAVEL RULE)。
FATF的新規明確要求,虛擬貨幣交易所需參照銀行電匯或者SWIFT系統的通信要求,在涉及資金轉移時將交易雙方的相關信息與執法部門共享,且只有在執法部門要求的情況下才允許披露與用戶隱私相關的細節信息。
這些信息包括:
1.發送者(即轉款客戶)的姓名;發送者用于處理交易的賬號(如虛擬資產的錢包);
2.發送者所在地域的實地地址或國家身份證號或客戶身份證號等證實身份的獨有信息,出生地和生日;
3.收款者的姓名及用于處理交易的賬號。
FATF稱,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濫用虛擬資產是“嚴重且緊迫的”威脅,給成員國12個月時間遵守這一指引,將于今年6月進行審核。
宏觀上看,擁抱數字經濟的大時代背景下,對于反洗錢工作,區塊鏈技術本身扮演著一把雙刃劍的角色。一方面,基于區塊鏈技術產生的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虛擬貨幣在全球范圍內,在技術上可以繞開傳統的金融監管,為黑市、洗錢和網絡犯罪領域內的使用創造許多可能性,對傳統金融法律秩序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另一方面,為了更高效智能地遏制、監管和打擊基于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的洗錢犯罪,擁有“去中心化”、“不可更改性”等特點的區塊鏈技術也可能為新金融監管賦能,從而大大減少政府和企業的反洗錢工作成本。
反洗錢在中國國內也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法律領域。然而對于中國的金融機構,在國際范圍內的反洗錢相對更為陌生。中國企業往往會忽視境外反洗錢、反恐等相關的合規要求。但歐美對于支付結算,擁有極為嚴苛的游戲規則。是否面臨違規的處罰,和金融機構的主觀惡意并不強相關,若無有效的反洗錢合規體系,那么就很可能會視為有過錯;而一旦發現可疑交易,卻沒有建立有效的合規體系,也無法證明自己盡到審慎義務,那么就會面臨嚴厲的處罰。
2016年,因中國某銀行(下稱“銀行A”)海外分行違反了美國某州的反洗錢法規,以及掩蓋與高風險國家的可疑金融交易等問題被美國金融監管部處以巨額處罰。該罰款金額創下了境外金融監管機構對中資銀行罰款的最高紀錄。
2014年年初,美國當地金融監管機構在檢查銀行A海外分行之后指出該分行的反洗錢合規框架存在缺陷,之后銀行A向美國當地金融監管部門保證將在限定的時間內解決問題。同年9月,銀行A海外分行聘請反洗錢專家作為該分行的首席合規官,合規官任職后馬上將該分行存在的反洗錢違規問題報告給該分行的高級管理層,但問題報告被該分行高級管理層否決。同年年底,該分行被迫同意合規官以“咨詢”的方式向外國金融監管部門匯報了該分行存在的反洗錢違規問題。
2015年2月,美聯儲某分行針對該分行的反洗錢違規問題發出警告,警告銀行A如未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將可能會導致監管部門采取行動。同年6月,該行首席合規官離職。至7月,美聯儲某分行和某州金融服務局對該分行開展聯合檢查工作。至8月,該分行合規部人員基本全部離職,檢查工作的開展遇到了很大的阻礙。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一文了解數字貨幣與反洗錢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