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法國銀行第一副行長Denis Beau先生于2020年3月3日在巴黎舉行的法國支付論壇第八屆年會上的上午閉幕主題演講。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日益數字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技術進步使人們能推銷那些聲稱簡化和豐富我們生活的新商品和服務。金融領域的創新與其它領域一樣,似乎遵循了一個歷史過程,使其幾乎不可見:正如St Exupéry(注:法國作家、詩人和先驅飛行員)在《風、沙和星》中寫道的那樣,“因此,正因為機器是完美的,才能掩蓋其自身的存在”。然而,在這種明顯簡化的背后,是金融活動及其生態系統和國際一體化的深刻變化。這一變化對我們的國家和歐洲主權提出了許多挑戰,從根本上說,主權意味著我們有能力在金融體系的穩定、效率和公平性方面保持和施加我們的集體選擇。
作為一名中央銀行家和監管者,我所服務的機構已獲立法者授權,通過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特別是支付系統和支付方式領域――這是本次會議的主題――以及確保它們(支付系統)的安全和平穩運行,從而幫助執行這些選擇。因此,我不能忽視這些對我們主權不斷升級的挑戰。現在,我想就這些挑戰的本質以及各國央行為有效應對這些挑戰所能作出的貢獻,與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1.經濟的數字化及其對主權的挑戰
A- 經濟的數字化帶來了金融生態系統的深刻變化。基于互聯網的網絡經濟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直接接觸消費者的途徑,同時降低了推出和運營服務的固定成本。這一變化與正在改變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們對服務簡單性、可用性、即時性甚至個性化的更高期望值密切相關。這就是通常說的“客戶體驗”。數字銀行主要是通過移動應用程序與客戶進行互動,是在實踐方面對這一新標準做出進行回應的一個例子。
實踐中變化的模式也促使一些公司在特定細分領域將自己定位在客戶和傳統服務提供商之間,以提供增值服務。這種“中介的中介”使歐洲不斷調整監管,以規范和確保數據共享(的安全)。這驅動著開放銀行業的發展。這一趨勢既有利于相對較小的參與者(金融科技公司),也有利于那些以數據貨幣化為其商業模式基礎的科技巨頭(GAFAMs和BATX,后者較近才進入歐洲市場)(注:GAFAM指Google、Amazon、Apple、Facebook和Microsoft等科技巨頭,BATX指中國的百度、阿里、騰訊和訊飛等科技公司)。
這些變化是創造性迭代過程的自然結果,并將通過多樣化簡化實踐。然而,它們對市場結構會產生重大影響,會實質性地影響我們在金融服務方面實施和控制公共政策選擇的能力,尤其是在法律、技術和操作的確定性方面。例如,
當服務的提供涉及在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現有參與者時,不同轄區內法律要求有時會相互矛盾。應該適用哪一項法律?美國尤其以對治外法權的廣義定義為特征。除了確定法律框架外,還有一個問題,即鑒于金融集團的規模、中介機構的數量或它們的各種活動的地點,司法當局是否有能力執法。
金融服務數字化還帶來了一種新形式的依賴,即對物理(手機和連接對象)和數字(搜索引擎、移動應用)入口的依賴。非歐洲的技術公司控制并主導了這些數字入口。然而,競爭法被證明沒有能力對付這些技術公司,這些法律是19世紀國家對壟斷采取立場的時候制定的。
最后,通過增加相互聯結和系統入口的數量,使活動非物質化(注:以數字化的形式完成經濟活動的生產、交易、傳輸/交付、消費等的全過程,所以是“非物質化”),使它們更容易受到潛在的“網絡攻擊”,更容易被用于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的目的,并使它們更依賴于受監管的金融部門之外的非歐洲參與者。
B-在支付領域,數字化可能會帶來額外的后果,這也對主權構成重大挑戰。在此,我要強調兩個值得特別注意的問題:
首先是發展新型結算資產。目前我們支付系統的運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兩種結算資產的配套使用,它們可以隨時平價兌換:中央銀行貨幣和商業銀行貨幣。前者是唯一的法定貨幣結算資產,用于金融中介機構之間交易的結算;后者一般是零售交易的首選結算方式。一些加密資產項目旨在通過提供替代性結算資產――“幣”――來與這一系統競爭,而不是作為這一系統的補充?!皫拧钡膬r值不一定與中央銀行或商業銀行的貨幣掛鉤并固定。這些項目的實施表明,要為人們對這些替代性結算資產的信心創造條件并不容易。迄今為止,這些資產的使用仍然很少。然而,如果它們的使用大幅增長,則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對我們當前的貨幣秩序構成重大挑戰,并伴隨主要的顧慮點在于穩定和主權的。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法國央行第一副行長:數字世界的金融主權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