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北京銀保監局近日印發通知,在全行業動員部署“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
在全民抗疫期間,有些不法分子卻打起疫情的主意,實施新型金融詐騙。北京銀保監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做好個人健康防護的同時,也務必要提高警惕、謹防“四類”騙局。
一是低息貸款型詐騙。比如,利用“疫情貸款”詐騙?!澳肷暾堈咔閷m椯J款嗎?”疫情期間,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發布可代理申請“額度高、利息低、無抵押、下款快的政府疫情專項貸款”的虛假信息,誘使有資金需求的公司或個人申請貸款,然后以提前收取中介費、保證金等為由實施詐騙。
二是投資理財型詐騙。比如,利用“區塊鏈”概念詐騙?!耙咔槠陂g也有高回報”。不法分子針對公眾居家防疫、普遍通過網絡或手機獲取信息的特點,借助“區塊鏈”概念發行冠狀病毒加密貨幣Coronaviruscoin等虛擬貨幣,宣稱籌集的資金用于在境外建造口罩、防護服工廠,或用于研究生產冠狀病毒疫苗,并許諾高額回報,騙取受害人錢財。
三是盜取信息型詐騙。比如,利用購買防疫物資詐騙?!白钚伦钊姆酪呶镔Y馬上到貨”。不法分子通過社交軟件、二手交易網站等渠道發布虛假的售賣口罩、防疫物資等信息,轉賬收取消費者費用后將受害人“拉黑”,或在釣魚鏈接中誘使受害人輸入個人敏感信息,導致消費者財產損失。
四是非法集資型詐騙。比如,利用“銷售返利”詐騙?!百徺I防疫物資還能賺錢”,還向購買者承諾可以“積分返利”,甚至“加盟獲利”,騙取受害人錢財。
北京銀保監局提示消費者要做好四個“應當”,做到四個“拒絕”,避免落入詐騙陷阱。一是申請貸款應當選擇銀行等合規金融機構,拒絕小廣告、小作坊式的網絡金融產品。二是投資理財應當牢記“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拒絕高息誘惑。三是個人信息應當加強保護,拒絕泄露個人敏感金融信息。四是愛心捐贈應當認準正規渠道,拒絕不法分子假借疫情非法斂財。為疫區人民捐款捐物獻愛心時,應通過正規官方渠道進行核實,認準正規捐贈渠道。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不代表和訊網官方觀點。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m.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北京銀保監局:疫情期間警惕虛假“區塊鏈”等四類騙局